【问对·第一线】研修班第二天:活在真实中,以非凡的勇气去存在
经历了17日人文与理性思维的洗礼,18日,第一线研修将视野聚焦在学生学习和儿童成长这两个主题上。
上午,来自北京十一学校的Karl Irwin老师主讲《从中西教育对比出发,走向未来》;下午,著名心理学者,善思亲职教育机构教育创办人唐映红老师主讲《从心理学角度谈谈“因教施教”》;晚上,教育界著名网红茅卫东以《老师,做一个真实的人》为题进行沙龙分享,与学员们一起探讨如何做一个真实的教师。
Karl Irwin(卡尔·尔文)老师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是典型的学霸,获得过数学及物理硕士学位,并多次在国际物理竞赛中获大奖。现任北京十一学校校长助理、国际部剑桥国际课程中心物理教师。此外,他本人非常热爱中国文化,对墨家思想和古典文学颇有研究。
此次讲座,他从自身经历出发,结合中西方教育的不同,分享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和课堂做法,带着浓浓的专业味!
▲卡尔老师每过五年就会有一个小目标
▲上图最重要的是圆圈外白色部分,即社会和文化
第一线研修班始终在追问什么是好的教育,什么是好的老师。Karl Irwin(卡尔·尔文)老师的讲座首先就呼应了研修班这一宗旨。
讲座伊始,卡尔老师提出教育中这几个最根本的问题供学员们思考探讨:
学校的宗旨是什么?
如何定义学生的成功?
什么样的老师是好老师?
讲座摘录——
@什么样的老师是个好老师,是比较难说的,但是我们可以具体来说如何评价一堂课。评价一堂课,不是看老师在干什么,而是要看学生在干什么,要把焦点放在学生身上,而非看老师是否辛苦不辛苦。
具体到如何评价一堂课,卡尔老师提出了以下几个考量指标:
学生要学到什么?
老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
你怎么知道学生学到了TA们所该学到的?
这个老师培养了什么样的上课习惯?
▲课堂上利于卡片及时反馈
讲到教师和学校非常关心的学生学习反馈和评价问题,卡尔老师侧重分享了课堂形成性评价的操作办法及推荐了好用的软件。
他说,形成性评估,就是要不断地去研究学生是否正在学到他们所该学的,这种研究不是每个章节而是每一节课都要去研究反馈以利于教师及时有效地进行教学干预。
谈到教师专业发展,卡尔老师直指中国许多学校这一块内容的缺乏以及陈旧,例如教研会的形式相对比较单一,只针对老师的教,而非针对学生的学,只针对某个知识点怎么教,而不是更加深入地去探讨教师的教学理念。而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必须依赖学校的土壤、文化和制度建设,除此之外,更需要教师自身对职业的追求和满足感。
讲座摘录——
@在中国,总是能听到许多说老师是一个非常轻松的职业,但这个认识是非常令人反感的,老师是一个非常专业的事情,提高老师对教学的意识,比上一节课更重要。
▲在西方,制度高于老师,支持老师,学校所有的活动一定要依靠一个制度。在十一学校我非常开心,就是因为我有自由去选择我的教学法,可以自由设计教学。
关于学生学习及未来发展,卡尔老师也分享了自己对未来职场需求及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和素质的思考。面对变化,可以如何在自己的课堂中去操作,讲座中他重点分享了自己的探究性教学法和扔坑式教学法。
探究性学习:
基于探究的学习
让学生创造理解和知识
动手能力
解决矛盾
不强加知识框架
扔坑式教学法:
把学生扔在坑里,给他们一些工具,让他们自己爬出来。这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必须要给他们工具。当他们爬出来的时候会很开心。
▲卡尔老师的课堂
讲座摘录——
@在课堂里面不要强调学生的聪明,强调学生的进步(成长)比强调学生的聪明更好。
@课堂也是一个小社会,也是一个小学校。
@中方很多领导喜欢把人叫去开会,就是通知一个事情,既然这样,干嘛不发邮件呢?开会的作用肯定就是大家讨论,开会完了要有行动,要有计划,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此处有掌声)
卡尔老师的讲座内容丰富详实,涉及课堂评价、教师专业发展、学生未来发展、具体的教学法、边缘学生的教育、管理与领导的区别等等,学员们听后大呼专业和过瘾,只可惜时间太短暂……
自由问对摘录——
@我们渴求鼓励创新的土壤。在教师的绩效评估方面,怎么去鼓励那些敢于创新的老师?
卡尔:得到同事的认可和职业满足感,我非常开心,我就很满足。
@学校对老师要有一个什么养的考核和考评?
卡尔:对老师的评价跟学生一样,也要是形成性评价。
@家长不认同你的教育理念的时候,怎么跟家长沟通?
卡尔:教学模式不要去跟家长沟通,要整体拿去跟家长沟通,得到公认的一个态度,不是单独家长去沟通,要有团体意识,这个跟上课是一样的。
@如何看待幼儿提前学习,早教班之类的?
卡尔:这是营养过剩,瞎吃药,不是对症吃药。教学干预是说已经诊断出学生的针对性的特定问题,然后去解决。补课不是针对问题,是焦虑的心态。
@如何看待“你要等别人把话说完,你才能发表自己的观点”这个课堂中的行为?
卡尔:课堂里面打断也有打断的规则,学生也要遵守。不是插嘴不是顶撞,一定要树立好上课的规则。
下午,心理学者,专栏作家,善思亲职教育机构创始人唐映红老师开讲。
▲唐映红老师讲座中
教师和家长普遍关心的话题就是如何对孩子因材施教,唐老师的讲座结合自身专业,从心理学角度切入探讨“因材施教”的本质。
每个孩子的智力结构和发育情况均不一样,这是“因材施教”的前提,而评价标准的多元化和神经系统的多元化,都在告诉教育者“因材施教”的必要性。“因材施教”的本质其实就是让每个学生尽可能发展为最好的他自己!
▲在大体制不改的情况下,我们老师起码也要是非分明,不要再加上一根恶的稻草。
具体到每个孩子的问题,都需要针对性的做具体分析。例如,对于一些典型的特殊儿童,作为具体的任课教师,可以建议家长带孩子去专业的机构做诊断,但不宜自己给学生贴任何标签。智力怎样,要去专业机构测智商;是不是阅读障碍或者多动症,要寻求临床心理医生的诊断结果。不能给任何一名学生下智力或发育的诊断结论,否则很容易误导学生。
▲我们到问对来的老师起码上是不甘于做平庸的教师,来,随便问
讲座中,学员们的问题犀利而尖锐,唐映红老师应对自如,真可谓大家风范!
自由问对摘录——
@自己的理念跟周围的同事发生矛盾,跟学校的考评发生冲突怎么办?
不轻易否定别人,但是自己要明辨是非。你认为自己是对的,最好要坚持,但是也要尽可能不跟主流社会发生冲突。
@您在家庭教育中是如何对孩子因材施教?
12岁之前,父母有效陪伴孩子成长的关键是不怀偏见地发现和悦纳自己的孩子。12岁之后,父母抚养孩子的责任是引导孩子学会成长,不断地自己发现自己。再者,父母陪同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父母不断发现自己成长自己的过程。
▲茅卫东老师沙龙
晚上,茅卫东老师以《教师,做一个真实的人》为话题展开沙龙探讨。
茅老师一上场就表态“我不敢保证自己说的话全对 ,但是都是我的真心话”,引得学员欢呼鼓掌。
茅老师从自身经历谈到中国教育现状,痛心疾首,尽管如此,前途是光明的,还是要以绝望之心,做希望之事。
沙龙中,茅老师与学员们一起探讨了中国儿童的自杀现象,教师及家长沟通机制等问题。
自由问对摘录——
@感觉茅老师你在讨伐我们老师呀,你没有近距离接触一线教师,不知道一线教师的辛酸苦辣。我的感受就是一句话,你是代表家长来讨伐我们的。
@问对这里是一个讲理性的地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你要有一个科学的思维,你要有数据……你这样扯不清的,你要有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我可以说,你说了那么多,都是瞎扯!(哈哈哈哈哈哈)
@我们的肩膀没有那么宽,我们承受不了那么多责任。
@我觉得茅老师的目的是想呼吁大家更投入、更有爱心、更真诚的去搞教育。他希望更多的孩子得到更完善理想的教育!但他切入点似乎没有从普遍性入手,而是从个别概率上来想激发老师们的教育动力。
@作为老师,我并没有感觉到被冒犯。茅老师是不是在骂我呢?我觉得不是,我们要跳出自己老师的身份角色,我们是在问对的课堂上,我们是一个学生。
@茅老师的沙龙我很喜欢,内容,风格,深度。更关键的一点,茅老师说了真话。真话!真话!真话!这很重要。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的,要“与问题同行”,喜欢这种思维的盛宴!
研修班第二天,体验着问对的沉浸式对话式学习,感知着问对的开放、自由和批判氛围,学员们渐入佳境,思维更显活跃,更拥有了自由研讨的勇气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问对,问对,活在真实中,以非凡的勇气去存在!
来,看学员们说——
@我喜欢问对,我欣赏回到原点、回到儿童这一观点。问对的氛围、形式对体制内的我有点触动;现在社会存在一种现象——不完美的自己要求不完美的他人做完美的事情。也许这个公式对各个行业都适应,所以怨言多了,牢骚多了,不满意多了……但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未来,相信美好的东西一定会发生。
@几百号人在问对相遇就是希望,至少给了我希望。昨天今天,收获最大的就是两样东西:怼与被怼的勇气,从容的底气。为在场的所有老师点赞。
@我觉得抢话筒很好啊!不要打架就好!
@其实,怼与不怼,都不是关键,关键是只有在问对,才有这样的说话机会!
@这两天,让我感觉问对没有白来。言论的自由,思维的深度,说真话的勇气,这些都是在别的场合很难出现的。
@今年的问对内容我比较喜欢,理性思考多,讲座兼顾了人文和科学。
今天最大的遗憾是,下午唐老师的讲座,要是能针对脑科学知识,有详细讲解就好了。每类问题的孩子,他的症状表现如何,形成的神经机制是什么样的,针对这些孩子怎样因材施教等。
@我的感想:任何自由都是有轨道的!不存在没有轨道的选择!
@我是觉得,今天为什么有那么激烈的争论,就在于,我们来的老师,都还是一群尚存教育理想的人!所以,才会这么激烈的争论。
@无问对,不教育!在这里,埋下了教育希望的种子!
@我现在对问对的理解是:要问得对,也要对得对;问是思考的外化,对是智慧的体现!
@从这两天的感受,我发现了中国教育的希望:问对!
@支持问对来的专家也一定是在各自领域有所建树的。2个小时怎么更好地成就讲师和学员也很重要。赞同唐老师说的,来问对的老师是寻求突破和扩宽视野的,这也是和其他培训很大的不一样。
@来问对搞讲座,底蕴足够,心理素质还要倍儿棒!随时被挑战!还挑战得很专业!
@有激情,有互怼,才有动情,有动容,很享受这种学习方式,唐映红老师辛苦啦,换位思考,用三视角看待问题,走出自己的舒适区,一起加油!
@问对的思想盛筵,有情感动容之酸楚味,有思想相契之甜美味,有新知破解之苦涩味,有观点冲突之火辣味,此时回味,更觉对味。王东成教授触及了痛处,四纪中国人的特征、中华精神的内涵、当代社会的问题、华夏文化的传承。中华民族的坚韧和忍辱,华夏血脉的起伏绵延,两个多小时,教授无法细证、深入,可脉络终是呈现。王德生博导以数学思维、物理譬喻来讲哲学认识论?一开始我是懵的,慢慢地好像明白了他要给我们的“三角关系”(对比、变化、分布),也在尝试用“九宫格”的思维去解决问题,或许会以此来优化我的“小说阅读三角关系网”……新知的“攻击”引燃一些火花。梁卫星、魏勇、范美忠的沙龙真是“火花”四溅,一位“引”,一位“拨”,一位“破”,台下的不忍、不让、不退,或质疑,或表达,或攻击……文本的解读被全学科化,对文人的评价多元化,对价值的探讨由片面化的个人理解走向丰富化,一场“针锋相对”超越了话题本身。让我更开心的是和佳达的对话,我们之间的问对同样有价值。最后,希望大家面对学术时争论学术本身,理性、客观、动态思考,有所思,有所得。
回顾阅读:
回到原点,来一场全国教师嘉年华:“第一线全国教师高级研修班”(黄埔11期)同学见面会
问对教育,致力于为学校服务。
主要业务有:学校文化设计(包含MIS、VIS、BIS、EIS四套系统)、教师培训(可小班定制)、校长培训(可小班定制)、校本课程研发、教育类文创产品、教育活动策划等,有需求请来电咨询:18980032123(许老师) 18628330132(唐老师)
问对教育学校文化设计案例: